查看原文
其他

上纽ICA新展“石头在听吗?”10月14日开幕

上纽ICA 上海纽约大学NYUShanghai 2022-12-25

影像静帧:卡拉宾电影小组,《嫉妒者》,2017年。影像(单频、彩色、有声);29分29秒。由堪培拉的原住民语言和艺术基金和埃因霍温的范阿贝博物馆资助创作。

“另类知识的可能性”第一季


“石头在听吗?”

卡拉宾电影小组


2021年10月14日-12月18日


开幕招待会

10月14日 11:00-20:00


请注意,因新冠疫情防控需要,上纽ICA的访客政策有所变动。更多信息,请阅读文章末尾的“观众告知书”,或扫描二维码。

展览

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上纽 ICA)于2021年10月14日开启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原住民媒体组合卡拉宾电影小组“石头在听吗?”展览(展期至2021年12月18日),并发布上纽ICA的全新线上出版平台和驻留项目《堆肥》。展览、出版平台及相关活动是上纽ICA第二个两年期的艺术研究项目“另类知识的可能性”系列(2021-23年)的第一季。


卡拉宾电影小组是一个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的草根原住民媒体组合,以电影和艺术装置创作作为分析当代定居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并通过这些实践抵制其控制。其影像作品中极具创造性的电影语言,使得观众迷失在对澳大利亚原住民家庭所处的多维度世界的探索中,时而理解,时而误解。

影像静帧:卡拉宾电影小组,《乌瑟尔,咸水梦》,2016年。影像(单频、彩色、有声);29分05秒。感谢艺术家供图。


“石头在听吗?”首次在亚洲完整展出卡拉宾电影小组至今为止的全部作品,在由上纽ICA艺术馆改造成的微型电影院线下及在线放映。该展览分为四个放映系列。第一个系列由他们最早的三部电影组成,也被称为“干预三部曲”,展示了原住民家庭在其祖先的萦绕和定居殖民国家的要求这两股冲突力量下的日常生活。第二个系列——“真实的虚构”——包括两部电影,以假想式的故事体现了卡拉宾电影小组自称的“即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第三个系列名为“未来的当下”,呈现了反乌托邦的科学幻想和声音景象,而这些都源自当今的现实。第四个系列——“我们是这样成为卡拉宾的”——由更多近期的微电影组成,反映了卡拉宾电影小组的起源、意义和目的。


艺术馆将每周多次放映完整的13部影片,同时每隔三周将会在线上放映不同系列的影片。完整的线上及线下的放映时间表请见此篇的副条推文。

影像静帧:卡拉宾电影小组,《我们是这样成为卡拉宾的》,2020年。影像(单频、彩色、有声);6分41秒。感谢艺术家供图。

相关活动

《堆肥》发布讨论会

        与陈玺安、龚卓军、May Adadol Ingawanij以及沈昆贤的对话


    10月23日(周六),北京时间16:00–18:00,线上

    中文和英文(配有同声传译)


2021年秋季,上纽ICA推出《堆肥》作为2021-23年艺术研究计划“另类知识的可能性”的“活的出版物”,它既是一个实验性的出版平台,同时也是线上驻留项目。


加入一场关于方法论和影像作品片段的分享会。《堆肥》首位驻留编辑陈玺安及其他嘉宾将带来关于出版物的社会影响力、当代艺术中的原住民性、汉语圈媒体以及第三电影的讨论。


艺术家讲座

            时间地点待定


作品研习

按照惯例,上纽ICA将开设与常规导览不同的作品研习活动,共三场。建立在好奇的探索、批判性反思和对意义的集体阐释三大基础上,作品研习是一次引导性对话。每场作品研习将在该电影系列放映完毕后举行,并讨论该系列影片。本季作品研习将于10月27日(12:50开始;“干预三部曲”系列),11月19日(13:55开始;“真实的虚构”系列),以及12月10日(12:05开始,“未来的当下”系列),于上纽ICA艺术馆现场举行。参与者可在作品研习前自行观看(线下或线上)相关影片。


所有活动需提前报名

关于活动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上纽ICA官网。

关于艺术家

卡拉宾电影小组成员,旧金山,2019年。感谢艺术家供图。摄影:Mik Gaspay。


组建于2008年的卡拉宾电影小组是一个原住民媒体组合,他们利用电影制作来审视澳大利亚原住民所处的不平等状况,并保留与土地和祖先的联系。该团体由大约30个大家庭成员组成,他们的祖先来自于澳大利亚北领地的沿海与内陆,以及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地区。他们一起使用“即兴现实主义”创作电影,打开了一个超越虚构和纪实、过去和现在的二元对立的空间。他们屡次获奖的电影多次在世界各地的艺术节和美术馆放映展出。


“卡拉宾”在Emmiyengal语言(澳大利亚北部的一个语族)中是“低潮”的意思,指的是在政府施加的宗族或土地所有权的限制之外的一种集体形式。他们的大部分影片是用手持摄像机和手机拍摄的,戏剧化地呈现了卡拉宾成员与企业和国家机构的各种日常互动场景,并讽刺了他们在其中遇到的障碍。通过在时间和空间上自由穿梭,构成非线性叙事的网络,触及文化记忆、地点和祖先,卡拉宾电影小组揭露并干预直接影响其成员的长期殖民暴力的方方面面,如环境破坏、土地限制和经济剥削。


卡拉宾电影小组的电影和装置作品在众多国际展览和艺术节中展出,包括光州双年展(2021年)、上海双年展(2020/21年)、柏林影展“论坛延展”单元(2019/17年)、国际影像双年展(2017年)、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2017年)、悉尼双年展(2016年),以及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分馆(2019年)和伦敦的泰特现代艺术馆(2017年)举行的中期回顾展。他们还获得了如可见奖(2015年)、墨尔本国际电影节的虚构短片新星奖(2015年)及EYE艺术和电影奖(2021年)等奖项。

“另类知识的可能性”

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将与艺术家以及所在社区一起,以两年为一个周期,通过公共展览、活动以及各类出版物等多种形式进行主题性探索,对我们理解世界、存在于世界的方式,以及我们与自身和与世界的关系开展多样的尝试。


在上纽ICA的第一个两年期的艺术研究项目“(看不见的)花园”(2019-21年)中,我们将花园作为一种影响我们理解自然的方式,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改变自然的本性?这一过程使我们认识到:生态危机挑战了我们展示“自然”的方式,我们进而假设在此背后是更深层的认识论的危机——关于我们知道什么以及如何知道。


因此,从2021年秋季至2023年春季,我们将推出上纽ICA的第二个两年期的艺术研究项目,“另类知识的可能性”,探索被忽略和压制的其他知识,并提出这样的问题:深层的思想去殖民化是否可能复兴这些知识?

观众告知书

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根据上海纽约大学的指导方针,上纽ICA艺术馆持续对上海纽约大学社区成员开放。

备注:上海纽约大学社区成员包括上海纽约大学学生(含“就近入学”学生)、教师及员工。


校外观众(非上海纽约大学师生员工)请注意如下规定:


• 校外观众请在观展日期前预约报名。请扫下方的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

• 校外观众需在预约日期来访。如需更换观展日期,需重新报名。

• 如校外观众14天内未离沪,需在入校前向前台出示14天行程码。

• 如校外观众14天内曾离沪,且途径低风险地区,需在入校前出示14天行程码,以及48小时内有效核酸报告。

• 如校外观众14天内曾离沪,且途径中高风险地区,则不可入校。需在上海待够14天后(即行程码显示14天内未离沪),方可入校。


备注:行程码上如有标星城市(标星表示您在过去14天访问过的城市中目前存在中等或高风险区域,但这并不意味着您实际访问过这些中等和高风险区域),需要在前台填写承诺书。

CONTACT / 联系方式

中国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55号, 邮编:200122

1555 Century Avenue,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China 200122


+86 (0)21-20595809

shanghai.ica@nyu.edu

https://ica.shanghai.nyu.edu


HOURS / 开放时间

Monday – Friday, 11:00-20:00

Saturday, 11:00-16:00 

Sunday, Closed

周一至周五 上午11点至晚上8点

周六 上午11点至下午4点

周日闭馆


Public visitors, or those who are not members of the NYU Shanghai community, should register before their intended visit date HERE. To register, please click scan the registration QR code above.


Please note that, due to COVID-19 prevention measures, the ICA’s opening hours and visitor policy are subject to change. Please check the ICA website for the most up to date information. Website address: https://ica.shanghai.nyu.edu/


校外观众请在观展日期前预约报名。报名链接请扫上方的二维码。


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上纽ICA的开放时间和访客政策可能会发生变化。欲了解最新信息,请访问上纽ICA官网。网站地址:https://ica.shanghai.nyu.edu/cn/ 

WeChat 微信

Instagram 图享

Weibo 微博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 at NYU Shanghai 

©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